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2022/07/6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樂享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健康搞飛機
  • 美食旅遊
    • Coffee House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聯絡我們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樂享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健康搞飛機
  • 美食旅遊
    • Coffee House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新聞總覽

當心腸癌三大自覺症狀 勿因防疫延誤防癌

2022/04/07
0
當心腸癌三大自覺症狀 勿因防疫延誤防癌
24
分享
2.8k
觀看數
Facebook 分享LINE 分享

當心腸癌三大自覺症狀 勿因防疫延誤防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國民健康署補助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致多數民眾不敢至醫療院所接受癌症篩檢與治療。每年三月為大腸直腸癌防治月,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攜手國內三大病友協會(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臺中市腸腸久久協會),提出「腸癌照護有秘訣、接力治療有攻略」衛教主軸,呼籲國人注意腸癌三大「自覺症狀」。

疫情影響2成患者延誤治療 醫籲:定期篩檢、穩定治療是關鍵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楊純豪教授表示,這兩年臨床門診發現,早期新確診個案數明顯減少,確診人數若突然下降很明顯是因疫情影響,推測未來幾年晚期確診的患者比例,恐因篩檢人數下降而些微上升。此外,據臨床門診觀察,粗估有高達2成的患者因疫情延誤治療,導致病情惡化。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教授說明,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然而,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故學會依臨床患者就醫時最常見的症狀,統整出腸癌三大「自覺症狀」,若出現腹脹腹痛、血便中帶有黏液便,以及明顯排便習慣改變(一子腹瀉、一下子便秘),應就醫檢查。除了上述自覺症狀外,其他如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亦是大腸直腸癌的高風險症狀。

09f8b468f608657670f8ecd70337bec4

遇疫情不敢回診 第三期惡化成第四期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黃聖捷醫師也分享,一名57歲婦人,兩年前確診大腸直腸癌三期,透過電療、化療再經由手術切除腫瘤,後續僅需透過輔助性化學治療與定期追蹤即可。但後續因疫情不敢到醫院回診,直到肛門與會陰部「流湯、噴膿」,緊急就醫後才發現腸癌已惡化至四期,如此一來不僅前面的治療功虧一簣,復發後的腫瘤發展也更加快速、兇猛與廣泛,以致暫時無法透過手術切除。

以往患者聽到癌症進展成第四期,都會非常沮喪失落,甚至想放棄治療。標靶藥物問世後,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已非末期,透過不同化學治療與標靶藥物的組合,第一線總緩解率可達7成、疾病控制率更高達9成。根據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研究調查統計,第四期存活率接近2成,大幅優於歐美日韓之醫學中心。藥物多元、接力完整治療,延長整體存活期與疾病穩定期。

7eaa804be1bb7c2ef8bfa888aff80cb1

腸癌照護Line頻道《iCare愛幫忙》上線 保單試算、就醫提問單等功能

為幫助腸癌患者能隨時隨地得到正確且完整的資訊,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首度推廣腸癌Line頻道《iCare愛幫忙》,預計於下半年更新上線。楊純豪理事長表示,在診間時民眾心中總有很多疑問,但礙於看診時間有限,經常無法全面性的問答。有鑑於此,《iCare愛幫忙》擁有一功能為「就醫提問單」,其會列出治療期間可能會面臨的問題,以及面對治療時在乎的事項,患者可根據個人狀況進行勾選,並將事先列好的問題帶至診間與醫師共同討論,讓醫病雙方於看診時可充分溝通,進而擬定個人化治療策略與選擇。甚至具有保單試算功能,可一眼了解自己保險的保障內容與金額。

病友協會暖心共伴 鼓勵病友勇敢面對、積極治療

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2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8成則與年齡、肥胖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醫師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就算是無症狀者也應於50歲後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是高風險族群則應更早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危害!

臺中市腸腸久久協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微創中心主任陳宏彰醫師也呼籲,現今已有許多治療武器,配合醫囑、治療不中斷是首要之道。除了醫師專業治療,患者間抗病經驗交流與心路歷程分享,也是抗癌重要動力之一,鼓勵癌友可多參加病友團體活動,一起攜手勇敢面對。

【延伸閱讀】

膽固醇降不下來?醫:少吃蛋、肉,一個月膽固醇降3成

反覆腹脹、腹瀉、便秘 飲食改善3類腸躁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2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聲傳媒https://health-voice.com/

關鍵字: 大腸直腸癌最新新聞疫情網友推薦腸癌
上一則

長期「菸、酒、檳」 罹患口腔癌超出常人123倍!

下一則

嬰兒血管瘤超醒目 治不治療怎麼判斷?

下一則
嬰兒血管瘤超醒目 治不治療怎麼判斷?

嬰兒血管瘤超醒目 治不治療怎麼判斷?

FB粉絲專頁

編輯精選

7/17玫瑰斑線上講座

最善良的搶劫事件! 《紙房子:韓國篇》不可錯過

朱俐靜早逝! 乳癌成為女性癌症第一殺手

女性健康殺手/罹患乳癌年輕化 台灣比歐美提早10年

OHCA死亡率高 高品質心肺復甦術提高存活

擔心猴痘「衣物傳染」?羅一鈞:衣服「這樣洗」才有效

熱門關鍵字

AZ疫苗 covid COVID-19 covid19 Omicron PCR檢測 三級警戒 上班族 中醫 中風 乳癌 健保 健康 健康聲友會 健康醫療網 口罩 呂秋遠 咖啡廳 大腸癌 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 最新新聞 洪雪珍 焦點新聞網 熱門文章 狄志偉&陳欣湄時間 狄志為 疫情 疫苗 癌症 皮膚 睡眠 確診 糖尿病 網友推薦 編輯精選 美食 聲傳媒 肥胖 膽固醇 防疫 陳欣湄 雪莉熊 首頁推薦 首頁輪播

熱門文章

疫情期間常見的皮膚病 你不可不知

疫情期間常見的皮膚病 你不可不知

2022-06-30
2k
2022宜居城市排行出爐 台北第10名

2022宜居城市排行出爐 台北第10名

2022-06-30
3.2k
朱俐靜早逝! 乳癌成為女性癌症第一殺手

朱俐靜早逝! 乳癌成為女性癌症第一殺手

2022-07-05
2.3k
6旬運匠腦中風「肢體痙攣」 靠藥物甩開拐杖自行走路

6旬運匠腦中風「肢體痙攣」靠藥物甩開拐杖自行走路

2022-07-01
2k

網友推薦

擔心猴痘「衣物傳染」?羅一鈞:衣服「這樣洗」才有效

擔心猴痘「衣物傳染」?羅一鈞:衣服「這樣洗」才有效

2022-07-04
2.2k
罹患乳癌年輕化 台灣比歐美提早10年

女性健康殺手/罹患乳癌年輕化 台灣比歐美提早10年

2022-07-04
324
疫情期間常見的皮膚病 你不可不知

疫情期間常見的皮膚病 你不可不知

2022-06-30
2k
2022宜居城市排行出爐 台北第10名

2022宜居城市排行出爐 台北第10名

2022-06-30
3.2k
  • 關於我們
  • 加入行列
  • 友好連結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2021 版權所有 ©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All right reserved.

Facebook Youtube Lin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健康搞飛機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享樂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美食旅遊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2022 版權所有 ©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All right reserved.

Facebook Youtube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