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2022/07/7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樂享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健康搞飛機
  • 美食旅遊
    • Coffee House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聯絡我們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樂享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健康搞飛機
  • 美食旅遊
    • Coffee House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新聞總覽

瘦子也會有脂肪肝 堆積內臟很危險 

2021/03/07
0
瘦子也會有脂肪肝 堆積內臟很危險 
26
分享
2.5k
觀看數
Facebook 分享LINE 分享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滑嫩、美味的鵝肝醬是聞名全球的法國美食。會有這樣誘人的口感,主因就是鵝肝醬當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為了取得如此的美食,農夫飼養鵝時會讓鵝吃下過量且高熱量的飼料,藉此讓鵝的肝臟長大且囤積油脂,形成脂肪肝,最終成為人們口中的美食。在人體中,脂肪肝的形成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人們吃進過多的熱量之後,會轉變成三酸甘油酯,除了儲存在脂肪細胞之外,也會往內臟器官堆積。過量的三酸甘油酯堆積在肝細胞內,就形成嚴重程度不一的脂肪肝。

隨疫苗的施打、抗病毒藥物、小分子藥物等治療的進步,病毒性肝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不論是在西方國家或台灣,都觀察到雖然病毒性肝炎減少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人數卻不斷增加,脂肪肝已經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

9成肥胖者罹患脂肪肝 糖尿病、高血脂等也是高危險群
哪些人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首先要注意的是體重過重、肥胖的人。研究顯示,九成的肥胖者會罹患脂肪肝。其他的高危險群還包括糖尿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長期因病需要使用類固醇者以及有代謝症候群者。另外,有C型肝炎的人也比較容易出現脂肪肝。雖然肥胖者容易有脂肪肝,但並不表示瘦的人就不會有脂肪肝,研究發現瘦的人至少十分之一有脂肪肝。根據國外的資料,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一到三成的人會進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階段,而在這各族群中,又有一到二成的人會演變成肝硬化,進而在未來的一、二十年中,可能導致肝癌的發生。

有脂肪肝的人,大多沒有特殊症狀,多數人都是在健康檢查時,透過腹部超音波診斷出來。除了超音波外,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等儀器也可以做為脂肪肝的檢查方式,但因為這些檢查昂貴或具輻射性,用來檢查脂肪肝並不實際。目前有一種肝纖維化震波儀也可以檢查脂肪肝纖維化的嚴重程度,沒有輻射而且檢查時間短,也是一項新的利器,但是礙於儀器的普遍性及操作者的經驗,目前實務上還是以超音波為主。

採低糖少油少鹽飲食 運動到有點喘且流汗才有減脂效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麟弟提醒,脂肪肝的治療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脂肪肝是一個攝食過多熱量,病從口入的文明病,根本解決之道還是要從飲食、生活習慣改變做起。

除了低糖、少油、少鹽的健康飲食外,運動是維持健康,減脂、減少羅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秘方。中高強度的運動,達到有點喘且流汗的程度,最好達到30分鐘以上。也別忘了每年接受追蹤檢查,包括腹部超音波、抽血等,單純脂肪肝雖然沒有立即的危險性,但一定要把它放在心上,千萬別輕忽。

資料來源:https://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2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267/更多健康資訊

關鍵字: 內臟最新新聞網友推薦肥胖脂肪肝
上一則

長輩常胡言亂語、產生幻覺? 恐是「譫妄症」惹禍

下一則

賞櫻「暴走」! 足底筋膜炎患者增 足醫:睡醒踩地會痛要當心

下一則
賞櫻「暴走」! 足底筋膜炎患者增 足醫:睡醒踩地會痛要當心

賞櫻「暴走」! 足底筋膜炎患者增 足醫:睡醒踩地會痛要當心

FB粉絲專頁

編輯精選

7/17玫瑰斑線上講座

最善良的搶劫事件! 《紙房子:韓國篇》不可錯過

朱俐靜早逝! 乳癌成為女性癌症第一殺手

女性健康殺手/罹患乳癌年輕化 台灣比歐美提早10年

OHCA死亡率高 高品質心肺復甦術提高存活

擔心猴痘「衣物傳染」?羅一鈞:衣服「這樣洗」才有效

熱門關鍵字

AZ疫苗 covid COVID-19 covid19 Omicron PCR檢測 三級警戒 上班族 中醫 中風 乳癌 健保 健康 健康聲友會 健康醫療網 口罩 呂秋遠 咖啡廳 大腸癌 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 最新新聞 洪雪珍 焦點新聞網 熱門文章 狄志偉&陳欣湄時間 狄志為 疫情 疫苗 癌症 皮膚 睡眠 確診 糖尿病 網友推薦 編輯精選 美食 聲傳媒 肥胖 膽固醇 防疫 陳欣湄 雪莉熊 首頁推薦 首頁輪播

熱門文章

7/17玫瑰斑線上講座

7/17玫瑰斑線上講座

2022-07-05
2.2k
朱俐靜早逝! 乳癌成為女性癌症第一殺手

朱俐靜早逝! 乳癌成為女性癌症第一殺手

2022-07-05
2.3k
疫情期間常見的皮膚病 你不可不知

疫情期間常見的皮膚病 你不可不知

2022-06-30
2k
6旬運匠腦中風「肢體痙攣」 靠藥物甩開拐杖自行走路

6旬運匠腦中風「肢體痙攣」靠藥物甩開拐杖自行走路

2022-07-01
2k

網友推薦

未滿5歲幼兒將打莫德納 注意心肌炎「非特異症狀」

未滿5歲幼兒將打莫德納 注意心肌炎「非特異症狀」

2022-06-30
2.5k
朱俐靜早逝! 乳癌成為女性癌症第一殺手

朱俐靜早逝! 乳癌成為女性癌症第一殺手

2022-07-05
2.3k
6旬運匠腦中風「肢體痙攣」 靠藥物甩開拐杖自行走路

6旬運匠腦中風「肢體痙攣」靠藥物甩開拐杖自行走路

2022-07-01
2k
本土+38,942 增8例兒童「mis-c」7個月男嬰成最小病例

本土+38,942 增8例兒童「MIS-C」7個月男嬰成最小病例

2022-07-01
2.5k
  • 關於我們
  • 加入行列
  • 友好連結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2021 版權所有 ©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All right reserved.

Facebook Youtube Lin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健康搞飛機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享樂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美食旅遊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2022 版權所有 ©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All right reserved.

Facebook Youtube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