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2022/07/6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樂享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健康搞飛機
  • 美食旅遊
    • Coffee House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聯絡我們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樂享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健康搞飛機
  • 美食旅遊
    • Coffee House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新聞總覽

年輕人也有可能關節退化 醫揭這些症狀應及早治療

2022/03/30
0
關節
24
分享
2.6k
觀看數
Facebook 分享LINE 分享

年輕人也有可能關節退化 醫揭這些症狀應及早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退化性關節炎是全世界最常見的關節疾病,造成原因有很多,像是有外傷病史者,如膝關節軟骨破裂、膝關節內骨折、十字韌帶損傷或半月板破裂都會加速退化;長期負重、工作性質需長時間上下樓梯、蹲站及搬重物者、停經後的婦女或肥胖等,都會讓關節過度磨損。最明顯症狀為「痛感」,因其為不可逆的漸進性破壞疾病,病情會逐步惡化,為患者和照顧者造成沉重負擔,過去治療方式有治標不治本、治療次數多等困境,近來醫學科技進步,可利用自體軟骨修補關節技術,為患者帶來新「膝」望。

軟骨修復再生技術 一次就能搞定

知名骨科診所鍾承翰院長指出,過去在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初期會先建議患者減重或改變運動方式,像是騎腳踏車、水中行走,使用止痛藥、打消炎針、注射PRP或打玻尿酸、復健、醫療輔具使用等改善病患疼痛的症狀,但效果有限,且症狀反覆治標不治本,若沒有改善,就需手術開刀,過去常見的關節軟骨損傷治療方式有膝關節鏡手術(清創)、脛骨高位矯正截骨手術、膝關節微創手術、半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嚴重的話甚至得做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但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傷口較大且復原期較長,影響生活品質。

72歲邱女士,因左腳膝關節退化、軟骨破裂導致嚴重痛症,膝蓋無法彎曲,睡覺只能固定一個姿勢,稍微翻個身就痛苦難耐,去市場買菜甚至會軟腳,出門在外必須杵著助行器防跌倒,經醫師評估及討論後,邱女士還是想保留自身關節,加上考量術後恢復期長短,最後選擇施作膝關節微創合併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鍾院長進一步分享,邱女士術後90分鐘即開始練習行走,2週後已可自行行走不需倚靠助行器,術後至今四個月,走路不再卡卡,坐下、走樓梯甚至跳都不是問題,恢復狀況良好。

鍾院長補充說明,「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是擷取病患少量非荷力區的自體軟骨,經特殊處理提高軟骨細胞活性,以微創手術植入關節軟骨損傷處,形成再生軟骨組織來修復軟骨缺損,不僅傷口小,手術約40分鐘可完成,且只需一次手術即可解決問題,讓患者,不必承受兩次開刀風險、疼痛及奔波。

應積極接受治療 拖延恐留後遺症

33歲黃先生,八年前打籃球意外受傷,平時從事製茶業,需長時間蹲站和搬重物,因擔心術後恢復期長,未及時就醫,等工作告一段落,才前往醫學中心接受第一次十字韌帶重建,但術後問題未能有所改善,原本最愛的籃球也被迫放棄。今年年初,腳常感覺疼痛不適,直到照X光才發現十字韌帶又斷裂,半月板也破損,經醫師建議接受十字韌帶二度重建。黃先生表示,手術當天就能自己下床步行回家,目前仍在努力做復健和肌力訓練,慢慢恢復正常生活。

收治上述個案的鍾院長表示,身體發出警訊時,應盡快接受治療評估,加上術後積極復健,是可以康復的,避免促使膝蓋演變為退化性關節炎等後遺症,造成遺憾。

關節退化非老人專利 出現徵兆千萬別拖

院長提到,很多人聽到退化,以為年紀大才會發生,膝關節退化跟年齡並無直接關係,當膝蓋疼痛、走路關節處卡卡、有聲音或是無法久站時,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諮詢及診斷,以利及早治療,才能遠離相關疾病之苦。

為了延緩膝關節退化,日常居家保養也相當重要,補充膝關節軟骨保養品,減少膝關節負荷,盡量避免過度使用,適度的運動,包括散步、游泳、騎腳踏車等具有氧且對膝蓋衝擊性小的運動,不但可增加肌肉力量與耐力,也可促進新陳代謝,間接有效控重,降低膝蓋的耗損;對於體重過重(身體質量指數 BMI ≥ 25)者,應進行體重控制,降低身體長期負重造成關節軟骨的耗損。

【延伸閱讀】

不到30歲骨頭就像海砂屋!? 骨鬆原因妳中了幾個?

益生菌、魚油、B群、鈣片、維生素D如何吃?解析5種保健食品正確吃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聲傳媒https://health-voice.com/

關鍵字: 人工關節最新新聞網友推薦關節關節退化
上一則

反覆腹脹、腹瀉、便秘 飲食改善3類腸躁症

下一則

常常這邊痠、那邊痛?4種「公主病」你可能也有

下一則
常常這邊痠、那邊痛?4種「公主病」你可能也有

常常這邊痠、那邊痛?4種「公主病」你可能也有

FB粉絲專頁

編輯精選

7/17玫瑰斑線上講座

最善良的搶劫事件! 《紙房子:韓國篇》不可錯過

朱俐靜早逝! 乳癌成為女性癌症第一殺手

女性健康殺手/罹患乳癌年輕化 台灣比歐美提早10年

OHCA死亡率高 高品質心肺復甦術提高存活

擔心猴痘「衣物傳染」?羅一鈞:衣服「這樣洗」才有效

熱門關鍵字

AZ疫苗 covid COVID-19 covid19 Omicron PCR檢測 三級警戒 上班族 中醫 中風 乳癌 健保 健康 健康聲友會 健康醫療網 口罩 呂秋遠 咖啡廳 大腸癌 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 最新新聞 洪雪珍 焦點新聞網 熱門文章 狄志偉&陳欣湄時間 狄志為 疫情 疫苗 癌症 皮膚 睡眠 確診 糖尿病 網友推薦 編輯精選 美食 聲傳媒 肥胖 膽固醇 防疫 陳欣湄 雪莉熊 首頁推薦 首頁輪播

熱門文章

7/17玫瑰斑線上講座

7/17玫瑰斑線上講座

2022-07-05
2.2k
疫情期間常見的皮膚病 你不可不知

疫情期間常見的皮膚病 你不可不知

2022-06-30
2k
2022宜居城市排行出爐 台北第10名

2022宜居城市排行出爐 台北第10名

2022-06-30
3.2k
罹患乳癌年輕化 台灣比歐美提早10年

女性健康殺手/罹患乳癌年輕化 台灣比歐美提早10年

2022-07-04
324

網友推薦

2022宜居城市排行出爐 台北第10名

2022宜居城市排行出爐 台北第10名

2022-06-30
3.2k
7/17玫瑰斑線上講座

7/17玫瑰斑線上講座

2022-07-05
2.2k
未滿5歲幼兒將打莫德納 注意心肌炎「非特異症狀」

未滿5歲幼兒將打莫德納 注意心肌炎「非特異症狀」

2022-06-30
2.5k
【台北信義燒肉】Meat Love橡木炭火燒肉|全程專人服務的韓式燒肉店

【台北信義燒肉】Meat Love橡木炭火燒肉|全程專人服務的韓式燒肉店

2022-07-01
1.7k
  • 關於我們
  • 加入行列
  • 友好連結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2021 版權所有 ©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All right reserved.

Facebook Youtube Lin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健康搞飛機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享樂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美食旅遊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2022 版權所有 ©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All right reserved.

Facebook Youtube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