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瓦茲蒙德
改變就像一雙新鞋,即使無法立即感到舒適,卻對自己有好處。你或許會想,如果待在原地,至少不必冒險害自己失敗,或是受到他人批判。但其實你心裡明白一切都有可能可以變得更好,不過仍忍不住擔心「萬一一切變得更糟呢」?
少一點恐懼,多一些自由
我的兒子比我摯友的女兒還小一歲。有一回很好玩,我朋友的女兒想學騎腳踏車卻感到害怕,因為上面沒有輔助輪。「別擔心,」但當時我兒子卻向她這樣保證:「我來教你怎麼騎。」問題是,他根本沒騎過腳踏車。不過他卻看到了一個契機,可以去嘗試新鮮又刺激的事。
兒童心理學家發現,父母若過度保護孩子,孩子變會更常受傷,而且他們的世界範圍會愈來愈小,甚至其中有許多人的範圍只到自家的大門口而已。相反地,如果你容許孩子還小的時候可以爬樹,他們就能學會如何摔下來,適應力會比較強。
在我們企圖勇敢地去「保護」孩子時,同時也把任何風險都貼上了潛在傷害的標籤,如此一來便妨礙了他們學習成長為獨立自我的機會。這種過度保護的傾向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成人經驗。
在我們嘗試新經驗或新的做事方法時,會遭遇到傷害我們的自信的狀況,但你試圖回想在你的一生當中,有多少最美好的時光是出於過度謹慎呢?還有在你深呼吸之後決定冒險,無論是在愛情、新工作、創立事業、搬到新家,甚至是新國家的時候呢?還有當你嘗試一些你沒想過自己有這份膽量去做的事時,感覺又如何呢?
恐懼是相對的─這全看當事者的認定。你愈常想到恐懼,恐懼就愈深,所以很快就會被最糟的情節給淹沒了,最後就會在還沒開始之前就成功地阻止了自己。
勇敢的小行動
你可以選擇在每日生活中採取勇敢的小行動來練習。打一通你拖了好幾個禮拜的電話,這就是一種勇敢的行動;要求別人協助你做一件不確定要如何完成的事,這絕對是一種勇敢的行動;向對面那個吸引你注意的人打招呼等,這些看起來也許無足輕重,不過對一些人來說,就連這些都無法做到。
這當然需要練習,不過如果你願意改變觀點,恐懼就會變成激勵人心的歷程來源,而不是一個可怕的禁忌領域。當你感到恐懼時,其實正是處於美妙事物的開端。而當經歷恐懼後,也會發現另一端總是有愛在等著你。
(本文摘自《你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夠了》,麥田文化出版)
看過這邊文章的人也看了…
· 人到中年恐懼不減,學習勇敢的小行動,面對恐懼換來多一點自由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聲傳媒https://health-vo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