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新希望! 聽聽專家怎麼說
文/健康聲友會編輯
最近防疫保單之亂,有位47歲的保險業男子,在工作時突然失去心跳,緊急送醫後發現男子心血管已阻塞90%,判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緊急裝置血管支架救回一命。心血管疾病在台灣及世界的盛行率很高,且每年全世界有約1700多萬患者因罹患心血管疾病而去世,也是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二位。
成人常見的心臟疾病有哪些?
雲林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丁革新主任說,心血管疾病大部分跟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相關,主要是血管阻塞、冠狀動脈斑塊破裂或是急性血栓造成胸悶、胸痛的症狀,部分則是因為痙攣造成病人胸悶的症狀、瓣膜性心臟病或是因為心律不整需要做電燒或冷凍氣球治療等這些都是跟心臟相關的疾病,其實都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何謂急性冠心症?
一般來說急性冠心症除了造成胸悶之外,心臟的心電圖或心臟的心肌酶酵素有意義的上升,都表示患者可能產生休克、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症狀,則需要搶在黃金12小時內送醫,或是啟動心導管檢查及治療,才有可能保住患者的生命。
心臟支架置放支架術後注意事項
心臟支架置放手術風險平均為千分之六到七,術後服用的抗血小板藥物需和某些止痛藥分開,以免增加出血風險。
丁革新主任說,通常心臟血管支架會形成血栓的原因在手術當下即可知道,支架貼合度若不夠就會形成渦流,渦流就會產生血栓,產生血栓就會提高患者再次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的發生率,因此在血管攝影時醫師會去確保支架貼合度是否足夠,來降低術後產生血栓的風險。
第二代可吸收支架為目前最新發明
丁革新主任解釋,目前來講冠狀動脈分三大類:裸金屬支架、塗藥支架及第二代最新可吸收支架。
裸金屬支架屬於全額健保給付,再阻塞率約為20%。然而塗藥支架為部分健保負擔,其再阻塞率可以降到10%以下。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的第二代可吸收支架再阻塞率為5%以下,可有機會讓患者獲得好的治療成效。
第二代最新可吸收支架一年內可吸收完全
傳統金屬支架會影響血管的活動度彎曲度。可吸收支架除了支架本身要吸收掉之外,更重要的是心臟血管的內皮細胞要長到血管內才不會產生支架內血栓問題。臨床發現第一代可吸收支架的置放位置會產生零散的破碎的可吸收支架殘留物質,也因為所使用的抗血小板小物用的時間不超過一年,因此在停藥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晚期血栓問題造成患者猝死。丁革新主任補充,目前第二代最新可吸收支架使用鎂金屬,可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且第二代可吸收支架的吸收時間可縮短至一年內,解決第一代可吸收支架吸收不完全的問題,可使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成效。
更多資訊,請關注聲傳媒https://health-voice.com/
健康聲友會Facebook粉絲專業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VoiceTaiwan/
健康聲友會Podcast https://sndn.link/health_voice/fACP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