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2025/05/10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樂享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健康搞飛機
  • 美食旅遊
    • Coffee House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聯絡我們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樂享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健康搞飛機
  • 美食旅遊
    • Coffee House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新聞總覽 健康新聞

右下腹痛並非闌尾炎 原來「大腸憩室炎」惹禍

2023/02/02
0
右下腹痛並非闌尾炎 原來「大腸憩室炎」惹禍
2.2k
分享
21
觀看數
Facebook 分享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大明是一位56歲的機械工人,右下腹疼痛加劇且沒有了每天早上準時的排便行為,還感到噁心的情況。於是,他先到附近診所看病,診所醫師根據其病史合併右下腹壓痛和輕微發燒的症狀,嚴肅地告訴大明:「我高度懷疑你是急性闌尾炎,趕快到大醫院去治療。」在大醫院的急診室,主治醫師看了大明的所有檢查資料,尤其是電腦斷層影像之後對他說:「你是得了大腸憩室炎!」

大腸憩室症 誤判闌尾炎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陳培桓主治醫師解釋,大腸憩室症發生的原因以「後天性」居多,主要是因為大腸內壓力的異常升高,加上腸壁肌肉的結構弱化,導致像吹氣球一樣,在大腸外側形成像囊狀的構造,而大腸內側的腸黏膜,則被推擠穿過腸壁肌肉層形成凹窩。每個人的大腸或多或少都會有大腸憩室的存在,大部份的人都不會有什麼感覺,或者只有非常輕微的症狀,例如偶而出現腹脹、腹痛、便秘或腹瀉、過度排氣和食慾不振。

大腸憩室症好發於中老年人,而且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平時不愛攝取纖維質食物或長期便秘的人,也很容易發生這種病症。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疾病呈現「東西有別」的現象,西方國家的人一般都是發生在左側(乙狀)大腸,而東方國家的民眾則較常發生在右側(盲腸)大腸。右側大腸的憩室症因為發炎的症狀和疼痛位置與闌尾炎相似,所以才容易被誤判為闌尾炎。

大腸憩室炎三症狀

大腸憩室炎的臨床症狀包括腹痛、食慾不振、發燒、白血球增多、噁心、嘔吐、便祕或是腹瀉、發炎處腹部壓痛感等等,幾乎與急性闌尾炎的症狀雷同。相關併發症包括:(1)憩室出血:原因可能是憩室附近的小血管因長期的損傷所引起;易出血的憩室大多位在右側大腸,與年長病人的右側大腸是血管增生不良的好發部位相符合。(2)憩室穿孔:可能會導致腹內膿瘍、急性腹膜炎、敗血症及休克。(3)復發性憩室炎:因反覆發炎,腸壁周圍會形成纖維化,造成腸阻塞或形成類似腫瘤的構造。

治療大腸憩室炎 增進纖維質軟化

對於大部分單純性的憩室炎,一般會採取保守性治療,包括暫時禁食、靜脈輸液滴注合併抗生素注射來進行治療。然而,面對憩室出血或複雜性憩室炎等較嚴重的病症,如果使用抗生藥物治療無法改善症狀,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將病變的腸道切除,以控制與改善敗血症或腹膜炎等症狀。

預防大腸憩室炎沒有特定方法,在「減少憩室的發生就不會有憩室炎」的概念下,建議民眾適度攝取高纖維的食物,以軟化與增加糞便的體積、減少大腸腸道的內部壓力,此外,每天也要補充至少1500到2000CC的水分,達到增進纖維質軟化糞便的效果,若民眾有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並經專業醫師諮詢以改善症狀。

【延伸閱讀】

【半夜肚子痛2】各部位的腹痛原因有哪些?

腎臟也會中風?右下腹劇痛 竟是腎動脈梗塞險送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66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關鍵字: 大腸憩室炎纖維質軟化聲傳媒闌尾炎首頁推薦首頁輪播
上一則

工研院與中國附醫簽署MOU 共同打造醫院機器人

下一則

立春將至噴嚏、鼻癢齊發作! 中醫師授養鼻好招,過敏不來

下一則
立春將至噴嚏、鼻癢齊發作! 中醫師授養鼻好招,過敏不來

立春將至噴嚏、鼻癢齊發作! 中醫師授養鼻好招,過敏不來

FB粉絲專頁

編輯精選

水蒸氣消融術:讓攝物腺肥大治療更安全

響應「2024國際玫瑰斑月」藝人李懿分享避免玫瑰斑「復發」經驗談 宣導大使劉涵竹呼籲紀錄【玫瑰斑生活日記】助患者找出復發誘因

台灣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獲頒國家新創獎肯定

多面向為感染者推動零歧視、高生活品質未來 第二屆「讓愛更好計畫」三大願景成果斐然

「吞口水都會痛」不到3個月竟是食道癌第三期! 醫揪警訊

【台北美食】台北6間必吃早午餐|Muko Brunch|桔梗|J WOW|光合箱子|貳樓|Bun Bun

熱門關鍵字

AZ疫苗 covid COVID-19 covid19 Omicron PCR檢測 三級警戒 上班族 中醫 乳癌 健康 健康搞飛機 健康聲友會 健康醫療網 呂秋遠 大腸癌 心肌梗塞 懷孕 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 最新新聞 李世明醫師 洪雪珍 焦點新聞網 熱門文章 狄志為 玫瑰斑 疫情 疫苗 癌症 皮膚 睡眠 確診 糖尿病 網友推薦 編輯精選 美食 聲傳媒 肥胖 膽固醇 防疫 陳欣湄 雪莉熊 首頁推薦 首頁輪播

熱門文章

No Content Available

網友推薦

No Content Available
  • 關於我們
  • 加入行列
  • 友好連結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2021 版權所有 ©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All right reserved.

Facebook Youtube Line
Facebook Youtube Lin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健康搞飛機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享樂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美食旅遊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2022 版權所有 ©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