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2025/05/11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樂享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健康搞飛機
  • 美食旅遊
    • Coffee House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聯絡我們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樂享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健康搞飛機
  • 美食旅遊
    • Coffee House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新聞總覽

基因檢測!有效預防遺傳性乳癌及抗藥性基因突變

2021/11/22
0
基因檢測成治療利器!有效預防遺傳性乳癌及抗藥性基因突變

基因檢測成治療利器!有效預防遺傳性乳癌及抗藥性基因突變

44
分享
258
觀看數
Facebook 分享

基因檢測成治療利器!有效預防遺傳性乳癌及抗藥性基因突變

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嚴重疾病,在台灣更有乳癌年輕化的現象。相較於國際間乳癌患者好發年齡為 50-54 歲,台灣病患的第一好發年齡層是 45-49 歲,第二好發才是 50-54 歲。年輕型病患多為單一性乳癌,其中又以晚期管腔 B1 型的乳癌患者居多。

「受到環境賀爾蒙、飲食習慣影響,台灣的乳癌明顯出現年輕化趨勢。」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同時是台灣乳房醫學會監事的廖國秀醫師說道。

基因突變造成乳癌治療相當大的挑戰,台灣乳癌患者約有 10% 屬於遺傳性 BRCA1/2 基因變異,另外,常見的管腔 B1 型乳癌患者在治療後期,有將近一半病人會出現抗藥性反應。乳癌基因檢測能在還沒發展成癌症之前提早預防,大幅提升存活率。

轉移性乳癌的治療瓶頸
常見的乳癌亞型如管腔 B1 型乳癌(賀爾蒙陽性、HER-2 陰性),以及號稱「乳癌最惡性殺手」的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各自在癌症轉移階段面臨不同的治療困境。

管腔 B1 型乳癌族群的現行療法,是口服賀爾蒙藥物搭配標靶藥 CDK4/6 抑制劑。這種治療組合初期療效佳,但約有 40% 患者在接受治療兩年半後,會因 PIK3CA 基因突變而產生抗藥反應,導致療效大幅受限。

至於三陰性乳癌,患者中約有 10-15% 帶有遺傳性 BRCA 基因變異。這種乳癌亞型復發率高、可用藥物選項少,目前多採用副作用較高的化療,更棘手的是,一線治療約 3 個月至 1 年半就會因抗藥性失效。

乳癌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趨勢
「現階段乳癌強調精準醫學的概念,不論對三陰性乳癌或者管腔 B1 型族群來說,基因檢測都很重要。」廖國秀醫師說道。

管腔 B1 型乳癌患者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掌握是否出現 PIK3CA 基因突變,進而使用標靶藥物 PI3K 抑制劑治療。臨床數據顯示,接受 PI3K 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約 50% 無疾病存活率可達 2 年。

對三陰性乳癌患者而言,不僅能透過基因檢測及早預防與 BRCA 相關的遺傳性乳癌、卵巢癌發生。此外,在後續治療上基因檢測也能有所助益,當檢測結果為 PD-L1 陽性,採取因應的免疫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都可維持長時間無復發情形。

廖國秀醫師指出,乳癌基因檢測主要有 3 種途徑:遺傳性乳癌檢測、腫瘤基因檢測、以及血液中腫瘤 DNA 檢測。不論早期或晚期乳癌追蹤,持續透過腫瘤組織及抽血進行基因檢測了解基因變異,才能精準預判復發情形及擬定合適治療策略。

 

關鍵字: 乳癌健康最新新聞熱門文章
上一則

結石頑強打不掉?「新式軟輸手術」安全性高、併發症風險低

下一則

換季天冷易生病秋季養生之道看這裡

下一則
換季天冷易生病 秋季養生之道看這裡

換季天冷易生病秋季養生之道看這裡

FB粉絲專頁

編輯精選

水蒸氣消融術:讓攝物腺肥大治療更安全

響應「2024國際玫瑰斑月」藝人李懿分享避免玫瑰斑「復發」經驗談 宣導大使劉涵竹呼籲紀錄【玫瑰斑生活日記】助患者找出復發誘因

台灣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獲頒國家新創獎肯定

多面向為感染者推動零歧視、高生活品質未來 第二屆「讓愛更好計畫」三大願景成果斐然

「吞口水都會痛」不到3個月竟是食道癌第三期! 醫揪警訊

【台北美食】台北6間必吃早午餐|Muko Brunch|桔梗|J WOW|光合箱子|貳樓|Bun Bun

熱門關鍵字

AZ疫苗 covid COVID-19 covid19 Omicron PCR檢測 三級警戒 上班族 中醫 乳癌 健康 健康搞飛機 健康聲友會 健康醫療網 呂秋遠 大腸癌 心肌梗塞 懷孕 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 最新新聞 李世明醫師 洪雪珍 焦點新聞網 熱門文章 狄志為 玫瑰斑 疫情 疫苗 癌症 皮膚 睡眠 確診 糖尿病 網友推薦 編輯精選 美食 聲傳媒 肥胖 膽固醇 防疫 陳欣湄 雪莉熊 首頁推薦 首頁輪播

熱門文章

No Content Available

網友推薦

No Content Available
  • 關於我們
  • 加入行列
  • 友好連結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2021 版權所有 ©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All right reserved.

Facebook Youtube Line
Facebook Youtube Lin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PODCAST
    • 健康聲友會
    • 健康搞飛機
  • 新聞總覽
    • 健康新聞
    • 時事專欄
  • 享樂生活
    • 天冷心不冷
    • 熟齡學習力
    • 釋放無形的負擔·斷捨離
    • 講座活動
  • 投資理財
    • 房產話題
    • 車市焦點
    • 居家裝潢
  • 名醫開講
  • 美食旅遊
    • 熱門打卡推薦
    • 旅遊景點導覽
  • 影音專區
    • 推薦影音

2022 版權所有 © 聲傳媒 - Health Voice Media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