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後的處理方式?輕、重症治療的方法
聲傳媒/林承賢
隨著疫情死亡人數的增加,使用疫苗來預防之外,染病後的治療方式也是大眾所關心的。臺北榮總胸腔部陽光耀醫師提醒大家,新冠也要及早治療,才不會變成重症後一發不可收拾。
新冠肺炎感染期分三階段:
一般感染上新冠肺炎後會分為初期、中期及後期(所謂重症),假設呼吸次數超過每分鐘 30 次,血氧濃度小於 90% 都會被歸類於後期。
初期:身體主要都是病毒的反應為主,大概有發燒、頭痛等,大約在5天內。
中期:若是病毒持續發展,就會有發炎反應,例如上呼吸道症狀、低血氧等,大約落在 5-10 天之間。
後期:最後病毒會擴散整個身體,會造成多重器官衰竭或休克等症狀,這時候已經需要進行插管等治療。
不同時期的治療過程:
陽光耀提到,「在感染新冠病毒初期時,基本上藥物都會以抑制病毒複製為主,若到中後期,病人開始有使用氧氣,或是嚴重到需要插管,那抗發炎的藥物就會扮演很重要的腳色。」
在初期使用的藥物會有 S protein-neutralizing antibodies(nAbs)等抗病毒藥物,中期後期就會有 Remdesivir(瑞德西韋)、IL-6 pathway inhibitors(介白素-6 路徑抑制劑),後期就會有 Baricitinib、Azithromycin(阿奇黴素)等抗發炎藥物。
另外,若病人嚴重到需使用侵入性呼吸器,治療團隊會根據病況及國際指引擬訂最佳方針,同時避免因使用呼吸器產生的併發症。若接上呼吸器仍持續的嚴重低血氧症甚至進展到急性呼吸窘迫症,則要考慮將病人翻轉採俯臥位通氣,甚至使用葉克膜。
延伸閱讀:
20210817注意!這樣戴口罩運動 保護自己
北市首創「到宅接種Covid-19疫苗」 符合這些條件快申請
更多資訊:聲傳媒 (health-vo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