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種植檳榔的80歲徐爺爺,某日在低溫的凌晨巡視農園時,突然發現右手抓握力下降,且右下肢無力,本以為是農忙太累導致,但休息4天仍不見改善,家屬立刻將徐爺爺送至急診,經診斷右肢無力現象,是因心血管慢性疾病造成的輕微腦中風,立即住院治療並進行急性後期照顧,徐爺爺恢復情形良好,已能自理生活。
長者中風常被誤認老化 「FAST」口訣助分辨
中榮灣橋醫療部主任林耘德表示,許多長者中風個案,家屬常將症狀誤以為是身體退化衰弱,未能及時就醫,導致錯失黃金治療期,後續復健效果相當有限,加重家屬的照護負擔,因此最好熟記中風症狀口訣「FAST」,分別為「Face臉部肌肉歪斜」、「Arm手無力、拿東西會掉落」、「Speech言語表達困難或不清楚」、「Time儘快確定發病時間,掌握黃金3小時治療期」,簡單的口訣,在症狀發生時可以自我檢視或幫助親友辨別,立即撥打119就醫。
春天早晚溫差大 缺血性腦中風最常發生
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林耘德主任提醒,4月份天氣早晚溫差大,對於中高齡長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更是中風的高危險群;臨床上常見中風為缺血性腦中風,若在黃金3小時內(特殊條件下可增加至4.5小時),經醫師評估可使用血栓溶解劑靜脈注射治療,中風恢復情形更佳。
7天內仍有惡化可能 勿輕忽任何症狀
一般急性中風後,7天內仍有惡化可能,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應聽從醫師指示完成全面性檢查,例如進行腦部及頸動脈超音波,找出是否有嚴重血管狹窄、心房顫動或心律不整情形,必要時放置支架輔助;另通常會為病患注射點滴增加腦部組織灌注,並給予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避免因中風引起的心血管、腦部疾病併發症。
【延伸閱讀】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聲傳媒https://health-vo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