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開放園區燈塔特輯,帶你一窺珍貴的海洋文化資產,連假不怕沒去處!
文/放言
踏上蜿蜒的小道,潔白的塔身座落在遠處,彷彿一位紳士佇立在岸邊凝望海峽,當夕陽西下,明黃的燈光逐漸亮起,與落日餘暉和草皮交織出絢麗的景色。這是三貂角燈塔緩緩入夜的畫面,不論一年四季、天候狀況,不停歇地為旅人指引航道之路。三貂角坐擁藍天綠地的美景,不論正午或是夕陽都頗有電影的詩意,也是攝影愛好者爭相拍攝的一個景點。
除了如此有特色的三貂角燈塔,台灣還有許多外型、歷史意義各異的燈塔存在;你知道台灣燈塔總共有幾座嗎?
5座?10座?不,是整整36座。事實上,台灣擁有的海洋文化資源可能遠超乎你的想像。
現存台灣燈塔中的36座,本島及外島個有分布,其中已開放觀光、且具有獨立園區的燈塔已達12座。本篇報導中,放言記者將容納整理台灣十二座已開放觀光的燈塔園區,透過這個機會,期望讓更多身為海洋國家的一份子,了解屬於自己的美麗資產。
三貂角燈塔:浪漫的日出攝影聖地
(圖為三貂角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三貂角燈塔對台灣民眾來說相對比較熟悉,因為他是第一座開放參觀的燈塔,也是台灣最東邊的燈塔。因為位於新北市,又較早開放的關係,早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園區附近希臘式的白色圓頂涼亭,是知名的浪漫景點,加上週遭的球形航路雷達、愛心藝術裝置等,使得許多新人遠道來此拍攝婚紗作品。若沿著燈塔旁的小步道走,可以通往「台灣極東點觀景台」,站在那裡,就能以居高臨下的位置,欣賞到海天一線的開闊視野,遇到夕陽及日出時,天空及海水都被染上絢麗的色彩,風景更是美不勝收。
(圖為三貂角燈塔的美麗日出,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富貴角燈塔:燈塔懸日奇蹟在此發生
(圖為富貴角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富貴角燈塔黑白相間的八角形塔身十分可愛,也是燈塔最大的特色,富貴角燈塔是日治時期時,為了建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所建,所以燈塔外型如此,最主要就是方便船隻辨識燈塔。富貴角燈塔位於台灣最北,因此坐享空曠海景,當太陽緩緩落下時,造就了火紅太陽正好落在燈塔中間的奇景,形成難得一見的「燈塔懸日」。天海連成一線,夕陽將天空渲染成畫布,讓富貴角燈塔更添幾分神秘魅力。
(圖為富貴角燈塔懸日美景,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白沙岬燈塔:置身異國的地中海浪漫園區
(圖為白沙岬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來到桃園,如果有機會一定要來白沙岬燈塔走走,純白的白沙岬燈塔,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圓柱塔身構造並非鐵製,而是由雙層磚石鑄造,增添了懷舊的風味。沿著環繞燈塔的園區步道散步,可以看到二戰時期遺留的防空洞,和知名的鐘塔廣場,純白的地中海園區和鐘塔廣場讓許多慕名而來的愛侶在此拍攝婚紗。浪漫的園區在入夜後也別有一番風味,當燈亮起,懷舊的塔身彷彿森林中的古堡。不管白天、黑夜,白沙岬燈塔皆是這一帶不可錯過的觀光景點。
(白沙岬燈塔日落後別有一番風味,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高美燈塔:與夕陽餘暉對影自賞
(圖為高美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高美燈塔如同其名,座落於著名的高美濕地旁,大部分民眾並不知其存在。它是台灣唯一紅白相間的橫紋八角形燈塔,在大多為黑白配色燈塔中獨樹一幟,而一旁正好座落著藍白配色、城堡造型的清水幼兒園,為園區添上一股童趣及異國感。高美燈塔不會發光,因台中港燈塔建設之緣故,將它的燈器移至別處,如今獨留塔身在高美溼地旁,夕陽下遠眺高聳的塔身,伴隨週遭旋轉的風機,見證台中海岸的變化。
(高美燈塔獨影及落日餘暉,照片取用自《台灣燈塔風情》,105年出版)
芳苑燈塔:小漁村中的黑白巨人
(圖為芳苑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芳苑燈塔位於彰化縣的王功漁港旁,是台灣目前最年輕、也最高的燈塔。它黑白相間的直條紋外型,從遠處就可一眼辨認,是當地知名的地標,照亮著王功漁港。此處盛產牡蠣,每年七月為期兩天的「王功漁火節」更是當地的盛事,不妨趁此時來到芳苑燈塔,坐在漁港邊觀賞日落、品嚐海產,享受漁村中的閑靜時光,彷彿一整天都慢了下來。
(芳苑燈日落後景象,照片由臺灣燈塔粉專提供)
安平燈塔:歷經三次重建的珍貴文化遺產
(圖為安平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最早的安平燈塔在1891年建立,後移至花蓮成為花蓮港燈塔,第二代的安平燈塔為安平古堡上建立的白色圓形磚造燈塔,曾有「安平古堡上的珍珠」的美譽。不過後來因河道改變、防風林遮蔽等問題,又於1965年重建。第三代的安平燈塔回歸原型,為一座白色方形鐵塔,目前佇立於台南安平港口的觀夕平台旁。安平為早期台灣發展重鎮,一百多年來發展的歷史皆化作優美的歷史文化,藏身在安平燈塔的結構中。傍晚時刻的觀夕平台格外熱鬧,而安平燈塔也如同太陽一般,繼續守護映照著安平港。
(圖為接近夕陽時分的安平燈塔,圖片由航港局提供)
高雄燈塔:飽覽西子灣美景,開放輕食、夜間觀光的重新開幕
(圖為高雄燈塔,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高雄燈塔為清領時期建立的第二座燈塔,位於高雄旗後山頂,也俗稱「旗後燈塔」。塔身為白色八角形磚造燈塔,塔前還有一座西式白牆辦公室,採文藝復興後期的巴洛克建築型式。從燈塔園區眺望西子灣一覽無遺,景色壯闊,歷經一百多年,高雄燈塔挺過二次世界大戰,雖遭機槍掃射但仍保存完整,足以見證高雄的發展史。兩年前,高雄燈塔進行整修,希望打造燈塔與兼具歷史文化、輕食服務及文創發展的多元觀光場域。今年暑假後,民眾就可以夜間前往高雄燈塔參觀,享受燈塔光束照亮海面的景象,一邊迎海風、享輕食,喝著咖啡眺望西子灣,體驗高雄港都繁華之美。
(圖為高雄燈塔園區聳立景象,圖片由航港局提供)
鵝鑾鼻燈塔:享譽世界的東亞之光
(圖為鵝鑾鼻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鵝鑾鼻燈塔可說是台灣最知名的燈塔,因為座落在熱門觀光地墾丁,成為許多人畢業旅行的共同記憶。但民眾可能不知道的是,鵝鑾鼻燈塔是一座有五層結構的武裝燈塔,四周設有壕溝外,圍牆上也設有槍眼,背山臨海,是戰時絕佳的防禦地點。鵝鑾鼻燈塔也因為光程可到非常遠的範圍,享有「東亞之光」的美譽。而鵝鑾鼻燈塔位於的鵝鑾鼻公園,除了觀賞日落外,更是墾丁最佳觀星地點之一,星光與塔光互相輝映,夜景美不勝收。
(圖為鵝鑾鼻燈塔園區的夜景星光,圖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東引島燈塔:懸崖峭壁之上的勇者
(圖東引島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東引島燈塔位於馬祖東引島,最東端坡的懸崖峭壁上。據說東引島燈塔的誕生,與一艘沈沒的郵輪「蘇布倫號」有關,當時蘇布倫號因觸礁而沉沒,雖貨物盡毀,但所有人卻奇蹟般全數生還,這也造就東引島燈塔的建立。早期,因為燈塔位在管制區,燈塔守都得攜家帶眷住進燈塔內,為了供應工作者食物,還蓋了雞舍、豬舍等,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塔外的人向來很羨慕塔內的燈塔守,還稱此地是「東引別墅」。東引島燈塔的歷史地位和嚴峻的地形,也吸引了很多國外燈塔迷到此一遊,從下方仰望東引島燈塔,建物蟠踞、岩石錯落於雄偉山壁上,險峻且美麗,遺世而獨立的畫面成就了它的故事性。
(圖為仰望東引島燈塔景象,圖片由航港局提供)
東莒島燈塔:童話般的純白英式園區
(圖為東莒島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位於馬祖的東莒島燈塔是早期英國人所興建,因此燈塔園區屬於英式風格,潔白的燈塔佇立於山邊,純白極簡的園區美學,配上風吹過草地的痕跡,頓時讓人有種走進英式農莊的錯覺。東莒島燈塔除了能夠看日出、夕陽、大片星空,園區內的觀景平台是晚上追「藍眼淚」的最佳地點,白日從旁眺望是馬祖四大聚落保存區的「福正聚落」,方正交錯的矮屋也可愛、工巧。東莒島燈塔最大的特色,是從燈塔一路延伸,有一道30公尺長的白色防風矮牆,這是因為東莒島燈塔的風勢很強,早期為了避免燈塔守的煤油燈被吹滅,才特別築起的,如今,卻成為民眾參觀最喜歡拍照的特色景點。從文物室往燈塔方向看出去,純白的線條延伸,頗有異國小鎮風情。
(圖為東莒島燈塔外部防風矮牆畫面,圖片由航港局提供)
漁翁島燈塔:台灣最古老的燈塔
(圖為漁翁島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漁翁島燈塔位於澎湖西南端,原身為西嶼塔燈,建於1778年,是台灣最古老的燈塔,後因屢遭風災而原址重建。粉紅色的「幸福郵筒」顯眼地標示漁翁島燈塔園區的入口,與迷彩塗鴉的軍事基地對比鮮明,搭配上純白的塔身及漆黑的砲台,形成十分逗趣的畫面。園區內三座霧砲雖現今已作為展示使用,但仍不減威風凜凜之感,讓漁翁島燈塔成為燈塔中,氣質特殊的存在。佇立澎湖的國境之西,帶給人島嶼的熱烈陽光與大海,是享受夏季的不二之選!
(圖為漁翁島燈塔園區景象,圖片由航港局提供)
綠島燈塔:始於一段救援佳話
(圖為綠島燈塔,照片由臺灣燈塔粉絲專頁提供)
關於綠島燈塔,流傳著一段佳話,1930年代的豪華郵輪「胡佛總統號」因濃霧在綠島海域觸礁擱淺,當時綠島居民出動搶救,將船員及遊客營救上岸,美國政府為了感謝綠島居民的挺身而出,便透過紅十字會捐款興建綠島燈塔。而一代的綠島燈塔本是黑白相間,卻沒能躲過二戰的轟炸,今日所見的燈塔,是於1948年重建,顏色也改為純白色。在綠島燈塔塔頂可俯瞰全島,從下方淺灘向上仰望,視野開闊,景美宜人。沙灘、海水伴隨著星星,入夜後與滿天星斗相襯的綠島燈塔,也成為如今的美景佳話。
(綠島燈塔與園區下方淺灘景象,圖片由臺灣燈塔提供)
隨著今日科技發達,船隻也早配有GPS定位系統等,燈塔海上的影嚮力逐漸式微,但這些燈塔仍舊持續發光發熱,見證著台灣的發展軌跡。如今民眾可以故地重遊,不再需要「從海上」尋找這些燈塔的身影,而是從「陸地上」真正的好好欣賞,這些曾在台灣海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海上明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