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情感障礙症,或稱雙極性疾患症(Bipolar disorder),就是俗稱的「躁鬱症」,全球盛行率約為1%,在台灣盛行率約為0.3-0.5%,國內大概有近7萬人都有躁鬱症。而躁鬱症的首波發病高峰落在17歲,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指出,為了讓青少年提早察覺躁鬱症的症狀,台灣精神醫學會發起《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希望藉此推廣青少年間對於躁鬱症的認知。
察覺症狀、持續治療是關鍵 不想吃藥也有新選擇
躁鬱症顧名思義就是病人會出現躁症和鬱症,情緒會週期性的過度高昂或低落。在躁症期,病人通常會出現異常自信、精力旺盛、講話快速、跳躍性思考等情形,而不計後果的失控行為(如:過度慷慨亂花錢),也是躁症期時最常見的情形;在鬱症期,病人常有失眠、情緒低落、疲倦、反應遲鈍等情形,甚至可能會有輕生的念頭,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精神醫學部醫師林建亨指出,躁鬱症是情緒波動劇烈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病人的情緒會在躁期與鬱期反覆迴蕩,因此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以讓情緒維持穩定。
躁鬱症主要有兩大類治療藥物,一類是抗癲癇藥物,透過阻斷神經傳導物質穩定神經;另一類則是抗精神病藥物,阻斷多巴胺相關作用來穩定神經,同時可抑制幻想、幻覺。林建亨醫師表示,躁鬱症藥物的給藥方式分為口服、長效針劑,選擇口服劑的患者必須持續天天服用來維持血中濃度,而長效針劑,例如新一代長效針劑,給藥間隔拉長,最長能採每月一次的注射方式,對生活忙碌無法回診、容易漏藥的患者而言,是較能穩定維持藥物濃度的治療選項,對於病情穩定的患者而言,持續接受長效針劑注射也可預防病情復發。
青少年處發病高峰期 盼提高認知打造友善環境
而躁鬱症發病的平均年齡為20-30歲,且發病年齡分別落在17歲、26歲及42歲三大高峰,若是在21歲以前發病,患者的物質濫用、酒精濫用、自殺比例都會提高,且更容易產生快速循環型躁鬱症,會比一般躁鬱症更難醫治,因此提早讓青少年提高對躁鬱症狀的察覺是相當重要的。台灣精神醫學會便發起了《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預計與北中南東大學院校合辦6場巡迴講座,首場講座將在11/28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
蔡長哲理事長分享,把小安帶到各校巡迴,就像交換學生一樣,與各校同學進行深度交流,期盼透過巡迴講座,不僅讓同學們更了解躁鬱症,還有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提升青少年的認知,並有能力自我察覺,適時尋求精神科醫師專業協助,並且打造更友善的同儕環境。此外,蔡長哲理事長與林建亨醫師也共同呼籲,民眾若出現症狀,自覺可能罹患躁鬱症時,應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並儘早開始接受治療,躁鬱症並不可怕,希望社會各界能給患者多一些友善包容。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5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