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16歲的阿凱在同學之間食量顯得特別大,家長一直覺得男生「高高壯壯」也沒什麼不好,直到收到學校體檢報告,身高172公分、體重139.4公斤,BMI值已飆高到47.12 kg/m2,屬於極度肥胖,不但有三高還有脂肪肝的問題,現透過營養師規劃專屬飲食與生活計畫,體重穩定控制中。
BMI高達47 高中生罹三高、脂肪肝
阿凱的肝功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尿酸都偏高,腹部超音波顯示已有脂肪肝及纖維化,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胃腸科資深主治醫師楊俊仁表示,若不正視體重管理問題,不排除還有其他疾病的危險因子蓄勢待發。
兒童過重風險高 心血管疾病、癌症恐上門
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醫師表示,愈來愈多研究證實,兒童時期過重與肥胖會增加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慢性疾病風險,甚至也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與學習。因此,家長應更重視孩子的體位管理,因為「小時候胖真的就是胖」,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增加,將形成一輩子的健康負擔。
依據WHO肥胖盛行率定義計算,我國5-19歲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盛行率為11.2%,在APEC亞洲國家中由第4名降至第5名。雖然整體排名有略為下降趨勢,但降幅太低,每十位兒童當中就有一人有肥胖問題。
兒科醫學會編兒童肥胖防治指引 臨床依據有共識
有鑑於此,2017年臺灣兒科醫學會承接國民健康署計畫案,以實證醫學的方式,編撰「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讓兒童過重與肥胖的預防及治療上,能有共同的依據及參考工具。指引內容涵蓋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流行病學與影響因素、肥胖與疾病之關係、臨床評估、治療概論、介入與預防策略等,並建立醫療院所兒童肥胖防治篩檢與處理流程。
健康體位維持法 健康吃、睡飽、動多
維持良好體位的生活建議為「健康吃、睡眠足、運動多」。對於體位達到肥胖、尤其是極度肥胖的兒童,建議要就醫進行專業評估。當較大的孩子自己對體重有疑慮或是家人帶著孩子就醫時,應給予支持與鼓勵,並由兒科醫師給予協助。
第一步評估體位及危險因子,包含飲食、運動等行為及態度,有無家族或基因之危險因素,並藉由身體檢查了解是否有潛在疾病。第二步評估是否併發代謝異常,依相關的危險因素,決定是否安排進一步的血液檢查,例如飯前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第三步進行階段式治療與轉介。
國民健康署特別建置「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可以快速計算並檢定體位。當BMI超過該年齡層的95百分位以上時,即為肥胖,建議兒童應有量身高體重及計算BMI的習慣,面對肥胖已是全球性的「疾病」,有體位管理問題的孩子,愈早接受專業治療與定期追蹤,愈能免於疾病的威脅。
相關網址:
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3792
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https://km.hpa.gov.tw/ChildBMI/ChildBMI.html
兒童與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42&pid=9547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5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585/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