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癌別放棄 用對策略也有活下去的希望
文/林周義
「鍾醫師,我小孩那麼小,但我的乳癌已經轉移,我會不會明天就離開?我好想活下去,陪伴孩子長大…」。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鍾智淵醫師的病患中,約8成處於癌症晚期、復發階段,有些病患甚至是年輕女性,求生意志很強烈,常常出現上述的擔憂與掙扎。
鍾智淵表示,近年來,血液腫瘤科醫師可以使用的抗癌武器越來越多樣化,可讓癌症像「慢性病」一樣,提升活下去的機率,尤其是晚期、復發型乳癌病患,因不斷有新藥出現,就有更多生存希望。
當醫師為晚期、轉移性乳癌病患擬定治療策略時,主要會考量病患的「荷爾蒙受體」(Hormone Receptors – HR)為陽性或陰性,另一重點則是「第二型人類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HER2)為陽性或陰性,每種型態都有不同治療藥物可選。
以HR陽性的病患來說,較適合使用女性荷爾蒙抑制劑,後來研發出CDK4/6抑制劑等標靶藥物,若HR陽性、HER2陰性病患出現癌細胞轉移,這類標靶藥物就可幫助強化荷爾蒙治療效果。
隨著時代演進,BRCA1、BRCA2與PIK3CA等基因突變資訊也逐漸成為乳癌治療的重要參考指標。鍾智淵表示,在晚期、轉移性乳癌的病患裡,PIK3CA基因突變很常見,觀察HR陽性族群,約40%帶PIK3CA基因突變,這些病患對傳統治療的效果沒那麼好,而近期發展出的PI3K抑制劑標靶新藥,可針對PIK3CA基因變異進行治療,這些病患便擁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鍾智淵表示,選擇治療策略,就是趨吉避凶,副作用越少越好,效果越好,當然越理想,無論是P13K抑制劑或其他標靶藥物,藥物毒性都比傳統化療少,當標靶新藥瞄準PIK3CA相關調控系統作用,較能直接鎖定癌細胞,此時副作用就會大幅減少,病患也可延長半年到一年的壽命,延緩進入化療時程,相較於化療,使用標靶藥物的生活品質也會提升。
在最近的乳癌治療趨勢上,不只藥物推陳出新,基因檢測技術也有很大的進步。鍾智淵表示,像運用腫瘤組織進行「次世代定序」(NGS)基因檢測,便可一次找出包含PIK3CA等20、30個,甚或上百個乳癌相關基因變異,若將單一基因檢測比喻為用釣竿釣魚,那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就會像「撒網捕魚」,檢測效率更為提升。
鍾智淵也建議,乳癌病患在挑選醫療院所時,可就近選擇在地醫院,以免舟車勞頓造成身心疲乏。只要和醫師密切配合,加上有醫療團隊在營養、身心安頓上提供支持,病患的生命就有機會持續發光發熱,內心也就可以更篤定、踏實。
本文轉載至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