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宣布,國內新增297例本土確診個案,並有258例校正回歸個案,新增19名死亡個案。指揮官陳時中坦言,連日校正回歸新增個案都超過百例以上,顯見檢驗速度應再加快,且校正後曲線趨向平坦,但疫情未見下降趨勢,表示這狀況不太好。關於目前快篩與PCR...
Read moreDetails【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慢性病患得長期服藥控制病情,但礙於疫情緣故,讓許多患者不敢進出醫院,卻又擔憂藥量越來越少影響病況,為了讓慢性病患,甚至代為取藥的家人不用進出醫院,多份安心,衛福部彰化醫院啟動電話問診,讓病情穩定的慢性患者透過與醫師電話通話,由醫師開藥後,直接在大門外櫃檯批價,並於院外的...
Read moreDetails【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疫情升溫掀起疫苗搶打潮,首批到貨的AZ疫苗中,亞東醫院表示,鼓勵員工施打外,更開放65歲以上長者與鄰近地區基層醫護人員施打,總打數突破1萬1千劑。施打過第一劑甚至是第二劑的醫護人員,更檢驗出100%的抗體陽性率,讓這場戰役露出一線曙光。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最新一...
Read moreDetails【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28歲女性,自從17歲開始發現子宮肌瘤,在短短的11年間已經動過2次切除子宮肌瘤的手術,於去年回去婦產科複診,又發現了多顆子宮肌瘤,最大的已經達7公分,西醫建議要做第三次手術,但是因為前兩次的手術已經造成腸壁沾黏,引起排便不暢,子宮肌瘤長大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對於要第三次...
Read moreDetails【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COVID-19從去年2019年12月爆發至今,全球面臨了非常嚴峻的一個疫情考驗,但台灣因為處理迅速,有效地減少了大流行的風險。但是好景不常, 卻在今年五月COVID-19疫情突然再次升溫,造成人們第二度的恐懼與驁慌。第二次的爆發,來得又急又快速, 病毒的傳染瞬間進到了社區...
Read moreDetails【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關於疫苗採購,近日又引起熱議。41萬劑疫苗抵台,指揮中心於今日公布第一階段的疫苗分配,台北2萬2200劑,新北、桃園1.8萬劑,高雄2.1萬劑,台中1萬7500劑,台南1萬3000劑,其他縣市數千劑。關於高雄比重災區新北數量還多,發言人莊人祥解釋,雙北以外是以未施注第一...
Read moreDetails【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隨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無論是上學、上班、進餐廳用餐或是搭捷運、高鐵,現在都必須先量測體溫;但你知道量體溫有哪些方式?測量時又有什麼「眉角」? 義大醫院家醫科鄭暐霖醫師分析五種常見的體溫量測,教你掌握眉角量得精準: 1、額溫 ☑使用工具:紅外線額...
Read moreDetails「先捐血,再回家!」台灣血液基金會在5月21日發布缺血新聞稿後,非常感謝許多捐血人在其後的週末假日熱情響應,走進捐血室挽袖捐血,血液安全庫存量在周一略提升至5.9天,仍未達安全庫存量的7天標準,也期待民眾能於平日周間持續捐血,以維持每日的醫療用血供應。 降載醫療系統 輸血治療不能停止 在開始降載醫療...
Read moreDetails【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三級警戒,天天關在家,很多人發現體重默默在上升中!根據國外研究,COVID-19大流行期,約22%成人體重增加,被稱為「疫情性增肥」(Pandemic Weight)。快來看看近乎隔離的狀態中,如何控制體重。 在家運動 擺脫久坐不動壞習慣 連心...
Read more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