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徵用防疫旅館 再增設三篩檢站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日(19日)新北新增130例,本土129例,境外1例,自4/26至5/19日已經累積594人,其中中和26例、板橋22例、新店22例、土城、永和、新莊、三重等都有微幅上升的趨勢。 新北市徵用旅館 從5/21日啟用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表示,因應新北市...

Read moreDetails

義乳重建易有併發症? 研究:有無隆乳差異不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少女性朋友礙於外觀或因產後乳房萎縮變小等因素,接受隆乳手術,但隆乳後的女性因罹患乳癌需切除乳房,但又希望兼顧美觀進行義乳重建時,不免擔心是否會誘發併發症,不過根據「隆乳病患義乳重建手術後」實證研究發現,隆乳病患進行義乳重建時的併發症,並未比未接受隆乳手術的病患多,此研...

Read moreDetails

新冠病毒患者 營養師教你補充助康復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最近在台灣嚴重肆虐,其常見臨床症狀為: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導致身體疲累及食慾降低,隨著確診人數的不斷激增,醫療量能可能無法負載所有的確診者,必須將醫療留給重症者。 當確診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由於發燒會加速身體代謝率,營養素需...

Read moreDetails

疫情緊急 新冠疫苗研發與測試加快安全嗎? 醫師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疫情爆發以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有疫苗了,不少民眾好奇為何新冠疫苗生產可以這麼快,會不會不安全?臺灣疫苗推動協會指出,新冠疫苗的研發與測試都有經過「嚴謹的審查及檢驗程序」,我國目前採購的疫苗都經衛福部衛生管理機關食品藥物管理署及醫藥品查驗中心審查,確認品質、安全及療效,才...

Read moreDetails

新生兒篩檢揪出高雪氏症 提早治療大大改善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新生兒篩檢揪出高雪氏症,提早治療大大改善症狀!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遺傳及內分泌科蔡輔仁副校長表示,高雪氏症是一種酵素代謝異常的疾病,過去罕病診斷不易,往往延誤治療;現在透過臺灣新生兒篩檢及早發現異常,若是非神經症狀的病變,給予酵素替代療法等治療,都能大幅改善症狀,甚...

Read moreDetails

全台停課震撼彈! 真的有必要?專家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隨著新一波的本土疫情延燒,連四日破百確診,17日更創新高增加333例,繼雙北宣布國高中以下停課之後,今日也宣布全台國高中以下停課,不少人贊同,但也有許多家長表示太倉促、沒配套措施,讓雙薪家庭無所適從。到底疫情是否真的這麼嚴峻?公衛專家,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圍堵疫情...

Read moreDetails

改善經前症候群 中醫師:把握四妙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女性在月經前一周,常會感到情緒,甚至是生理的不適,其實主要是因體內荷爾蒙急速變化所導致。樂生療養院中醫科醫師孫彩霞指出,這又稱為經前症候群,常見症狀包括暴食、四肢水腫、體重增加、乳房脹痛、肌肉或關節疼痛,以及焦躁、沮喪、憂鬱等情緒障礙,也可能有失眠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問...

Read moreDetails

服用巴金森氏症藥物 日常飲食怎麼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巴金森氏症是盛行率僅次于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疾病,每千人就有1-3人會罹患巴金森氏症,平均發病年齡接近60歲,50歲以前發病屬於早發型。根據資料顯示,60歲以上者盛行率1%,80歲以上者爲2%,顯見「老化」是導致巴金森氏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 巴金森氏症 動作緩慢為診斷要...

Read moreDetails

挺果農吃鳳梨 兒科醫師給孩子的攝取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元宵節過後,全台灣大大小小開始「搶救鳳梨」大作戰,家家戶戶紛紛買鳳梨、吃鳳梨,台灣的鳳梨真的是又甜又好吃,而且鳳梨本身也是有益健康的水果。身為第一線的醫療團隊,除了一起吃鳳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丁詠恬也要來幫爸爸媽媽檢視一下孩子是否也適合一起加入「吃...

Read moreDetails
Page 84 of 109 1 83 84 85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