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做愛提高受孕率? 不孕症醫師:錯誤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社會型態改變,台灣正式步入少子化時代!過去動輒每年40萬名新生兒出生的盛況早已不再,根據2020年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新生兒人數僅約16萬名,創下十年來新低數字。不孕症醫師表示,造成國人生育率降低的原因,除了沒有生育意願外,還有部分是有生子計畫,但卻生不出來。 ...

Read moreDetails

下班趕運動? 營養師教你正確吃

【健康醫療網/田柏升報導】下班後想運動,但肚子好餓,不吃沒力氣,吃多了運動卻會不舒服,營養師林雅恩分享幾個簡單原則,在不影響運動表現的情況下快速補充能量。 正餐約2小時排空 運動前宜用簡單碳水食物 林雅恩說,若是能在運動前2小時用餐,不必在意流質、固體等食物形態,均衡、正常吃即可,胃部排空一餐正常份...

Read moreDetails

季節交替過敏性結膜炎發作! 眼藥水你點對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到季節交替,經常一起床就感到眼睛搔癢或疼痛,這可能都是過敏性結膜炎的徵兆。眼睛的結膜密布血管、淋巴,易受環境中的過敏原刺激,造成充血及發炎。 使用眼藥水 五步驟跟著點 引發過敏性結膜炎的常見物質有粉塵、髒空氣、花粉等,臨床上經常使用抗組織胺成分的眼藥水,來抑制紅、腫、...

Read moreDetails

印度疫情突破十萬大關 掀起第二波感染浪潮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印度第二波疫情反彈! 隨著美國和巴西新感染病例從高處回落,印度再度掀起在第二波感染浪潮,本月4日突破了十萬病例,超過了去年9月第一波的感染高峰,新冠感染人數竟高達1250萬人,僅次於美國與巴西,病例飆升相當迅速,其中印度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

Read moreDetails

當醫師遇上偏方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卡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60歲的江媽媽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卻不肯吃藥,光靠自己打聽來的飲食療法,拖了1年多,手腕關節就變形了,這才被家人半強迫帶來醫院......。 「門診時病人強調是菩薩指示,不要用西醫療法。」佛教正德醫院風濕免疫科林剛民醫師表示,當下聽到病人的說法是又氣又無奈,但生氣也沒...

Read moreDetails

志玲姊姊善舉持續發酵 台大醫院心律不整小孩成人都受惠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志玲姊姊人美心更美!心律不整透過電燒可良好治療,不過部分兒童患者治療上有限制,2015年台大兒童醫院在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捐贈下,引進心臟冷凍消融儀,利用零下80度低溫阻斷異常的電傳導,挽救心律不整小小病人,時隔6年,目前已成功完成近200例手術。 寧義賣名牌包 志玲姊姊...

Read moreDetails

隱形眼鏡3天不拔 當心角膜潰瘍感染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隱形眼鏡族一定要注意!一名30多歲患者因右眼刺痛、畏光,來到醫院急診,經由詳細眼科檢查之後,發現右眼出現疑似細菌感染引發之角膜潰瘍。在醫師詳細詢問病情之後,得知其平日配戴月拋軟式隱形眼鏡,該次患病前已三日未取下隱形眼鏡,可能導致細菌孳生引起角膜感染。 隱形眼鏡戴太久,小心細...

Read moreDetails

骨鬆性骨折該開刀還是保守治療? 骨科醫師解答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91 歲的阿桃嬤一個月前在養護中心跌倒,家屬帶至外院診治,因擔心併發症選擇保守治療,一個半月後阿嬤因疼痛難耐無法入眠至醫院骨科求診,術後六天出院。 骨質疏鬆症很沉默 往往跌倒才會發現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骨科黃漢仁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病人的骨頭比一般人脆弱更容易骨折。由於...

Read moreDetails

腳部也要防曬! 避免黑色素瘤找上身

腿部也要防曬!台灣人超怕陽光,出門也要撐傘、戴口罩,深怕自己會曬黑,不過嚴防紫外線,也能避免皮膚癌找上身。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ACFAS,American College of Foot and Ankle Surgeons)更強調,腿部也要做好防曬,因為發生在腿部皮膚癌存活率相較其他部位較低,不...

Read moreDetails
Page 85 of 109 1 84 85 86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