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總下不了手? 五大思考讓你動手開始
文/田柏升
家裡東西越堆越多,找不到想用的物品又會再買新的,看著越來越像倉庫的居家環境,心情不免相當阿雜。想要斷捨離,「人家送的禮物丟掉不好吧…」、「那是五年前旅遊的紀念品…」,每一項物品都有它留下來的理由,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在這寸土寸金台灣,別再付房貸把空間留給用不到的東西了吧?家中物品琳瑯滿目,無法狠下心丟掉用不到物品,常常是因為「明明還能用」、「以後可能用得上」、「浪費」的思考,以至於東西越囤越多,舒適的居家空間也越來越小。
認清斷捨離本質 東西未必要丟掉
「斷」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就是仔細檢視每一樣物品後,下定決心捨棄它;重複「斷」與「捨」的過程,能仔細思考是否真正需要這些物品,認清「需要」與「想要」,來減少物品數量,家中更整潔開闊,心情也會變得舒暢,這個狀態就是「離」。
而「斷捨離」並非把物品統統丟掉,在很多人的觀念中「丟掉=浪費」,自己用不到的東西,其實可以二手拍賣、送給需要的朋友、拿到公司看同事是否需要等各種不浪費的處理方式,別被「丟」給框架了!
初階斷捨離五大思考
1. 「這個東西我不喜歡,但也不討厭…」捨了吧!日本斷捨離專家近藤麻理惠說過,東西拿在手上,仔細感受有沒有心動、喜歡、開心的感覺,有的請留下,沒有的跟它誠心道聲謝,讓它到更好的地方。
2. 「明明還能用」、「以後可能用得上」,想想上次使用是何時?超過3個月沒使用,表示使用頻率不高,下次使用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捨了吧!
3. 常常在使用的物品,無需過度囤積備品,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備品會舊、產品會推出改良版,需要時再買,別再付昂貴的房貸把空間當作儲藏室了!
4. 「某某物品買一個原價,買第二個七折、第三個五折,好划算!」,如果不買三個,難免覺得吃虧吧?這時請你仔細思考,短時間內真正用得上的物品數量,理性評估才購買,別被店家的促銷活動沖昏了頭。如果兩個就足夠,就別買第三個,雖然有打折,但少買少花錢,鈔票沒出去才是真省錢!
5. 「人家送的禮物丟掉不好吧…」、「那是五年前旅遊的紀念品…」,你是否想得起來是誰送的,或是在哪裡買的呢?擺在角落長灰塵,就浪費了它的價值。照張相電子存檔,或準備一個箱子、抽屜等空間,專門放置有紀念價值的物品,擺滿後,只要有新的東西進來,就必須有舊的東西出去,只留下精挑細選的精華,未來想要購買紀念品時,也才會再三思考是否真的需要。
你是否記得,拿著心愛的物品,例如新車、新茶具、新鍋具、新手機、新電腦時,喜悅地使用、小心愛護的心情?斷捨離的終極目標,就是讓滿屋子留下這類型能帶給自己愉悅心情的物品,東西少了、空間大了,心情也會變的更好!
看過這邊文章的人也看了…
喜歡本文歡迎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實用資訊請關注聲傳媒:https://health-voice.com/